由于产能扩张,木质活性炭在工业领域的需求逐渐饱和,不少中小企业因竞争力不强而被淘汰。在此拐点之下,我省木质活性炭企业通过强化合作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,谋求转型
本月初,南平、三明、龙岩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“中国木质活性炭产业基地”称号。专家评价说,福建木质活性炭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“‘中国木质活性炭产业基地’将是福建木质活性炭的金字招牌,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契机。”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去年以来,由于产能扩张加上工业领域的需求逐渐饱和,木质活性炭行业危机四伏,化解危机的关键是转型升级。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企业间加强合作、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已成行业共识。围绕这两条主线,我省木质活性炭企业正寻求新发展。
不往来的企业,开始抱团
“福建森林资源丰富,以林业‘三剩物’和次小薪材为主要原料的木质活性炭,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。”省活性炭行业协会秘书长卢日里说,锅底灰就是最原始的活性炭,建个窑就能烧制,行业门槛极低,木质活性炭因此一度被认为是污染行业。
卢日里说,多年来,各活性炭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基本是“老死不相往来”。这导致大部分企业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,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。较大企业之间互挖墙脚,抬高原料价格、压低出厂价等恶性竞争屡见不鲜。
抱团合作才能走更远。2009年,几家骨干企业达成共识,牵头成立省活性炭协会。
“如果没有合作,我们的年产量不可能从600吨发展到6000吨。”三明市青杉活性炭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一平说,公司与南平的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,每天将18吨基础料运到元力加工。
由于分工明确,销路不愁,青杉可以专心改进基础料生产技术,去年产值达3700多万元。也正是从合作开始,青杉从小厂迅速成长为骨干企业。
企业走联合发展道路,我省木质活性炭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强。
据省林业厅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作为我国木质活性炭的主产区,目前我省活性炭企业主要分布在南平、三明和龙岩,年产销量约11万吨,占全国的60%以上,出口量占全国50%以上。
瞄准新兴领域,打差异牌
尽管我省木质活性炭产量大、工艺新,但企业间两极分化现象依然存在,产能3000吨以上的仅9家,其余大部分以生产附加值不高的原材料为主。
由于产能扩张,工业领域市场逐渐饱和,激烈竞争之下,不少中小企业被淘汰。协会年度会议被视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,今年参会企业仅29家,比往年减少十来家。
芝星碳业董事长魏安国对市场压力感触颇深:“公司以前产量2万吨,今年只能保持在1.5万吨左右。”
“是时候开拓新兴领域了。”许多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。
木质活性炭原先大部分应用于食品加工,主要用于脱色、脱臭、水和气体的深度净化。为了开拓新市场,许多企业正在调整产品结构,开发针对不同需求的新产品。
当下,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和健康,水处理和空气净化行业为活性炭应用带来新的机会。邵武的鑫森公司就利用先进的造孔活化技术,开发出民用环保活性炭产品,今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,比去年增长五成以上。
顺昌诺得生物开发可食用活性炭,销售额也实现增长。该公司以决明子、荷叶等中草药为原料,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活性炭胶囊,极大地提高了产品附加值。目前,诺得是国内唯一的中草药植物活化物保健产品生产基地,生产线获得GMP认证,开发出60多种活性炭保健品和美容产品。
芝星碳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医药领域。魏安国表示,日前,该公司投资3600万元,采用第四代生产技术的活性炭精选生产线已完成安装调试。投用后,生产的高品质活性炭产品主要用于针剂、药剂生产。
“通过市场洗牌,一些具有规模效应、技术先进、布局合理、产品差异化程度高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。”卢日里说。
木质活性炭产业:赢在拐点
信息来源:toozoo.com 时间: 2014-03-28 浏览次数:1904
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竹炭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